杜甫:后游
杜甫:后游
【后游】
作者:杜甫
原文: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注释:
1、后游:重游修觉寺。
2、怜:一爱一。
3、暄:暖。
4、此:指修觉寺。
5、复何之:又去往哪里呢。
赏析:
九甫于上元二年(761)春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了这首【后游】。
此诗前四句回应往日之游而写今日之游,后四句写观景减愁之感。全篇景象鲜明,理趣盎然。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寺和桥都是曾游之地,再游时对桥和寺都更生一爱一怜之情。两句采取倒装句式,将宾词的“寺”和“桥”提到动词谓语“忆”与“怜”前,突出游览的处所,将对景物的深厚感情和盘托出,点出后游在感情上的深进。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自从上次游览之后,美好的江山好象也在那儿“忆”着我,“等待”着我的再游;花也绽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欢迎我再度登临。头两句从写诗人对“寺”、“桥”有情,这两句转入写此地山水草木也都对诗人有情,真可谓人有意,物有情。细味这两句诗,是很有含蕴的,它透露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弦外之音是大自然是有情的、无私的,而人世间却是无情的、偏私的。正如清人薛雪说“花柳自无私”,“下一‘自’字,便觉其寄身离乱感时伤事之情,掬出纸上”(【一瓢诗话】)。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在概叙了江山花柳之情后,又具体描绘晨景和晚景两幅画面,清早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大地,原野象浸透了酥油;傍晚滞留大地的余晖,迟迟不退,沙地闪闪发光。()这两句表明了时间推移,诗人从早到暮在此,可见流连之久,又从侧面说明了景色之美。“润字从薄字看出,暄字从迟字看出,写景极细。”(【杜诗镜诠】引张上若评)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全诗以感慨作结。看了如此美好的景色,在外作客的愁闷完全减消了,除了这儿还要往哪儿去呢?表面看来好象仍是赞美这儿风景绝佳,其实,这正是诗人心中有愁难解,强作豁达之语。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满腔愁愤,无由排解,只好终日徜徉于山水之间,所以减愁两字是以喜写悲,益增其哀。
这首诗写得表面豁达,实则沉郁,只是以顿挫委曲之态出之。正因为如此,感人更深。诗采用散文句式,而极为平顺自然。这一种创新,对后世尤其是宋代诗人的影响颇大。
-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2024-06-11 01:55:16
-
- 毛泽东诗词,毛泽东诗词赏析,毛泽东诗词全集精选
-
2024-06-11 01:52:29
-
- 描写老师的诗句
-
2024-06-11 01:49:42
-
- 不是花中偏爱菊全诗
-
2024-06-11 01:46:55
-
- 古诗村居的意思
-
2024-06-11 01:44:08
-
- 表现自信的诗句
-
2024-06-11 01:41:21
-
- 对偶诗句大全
-
2024-06-11 01:38:34
-
- 仙剑2诗句
-
2024-06-11 01:35:47
-
-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全诗出处作者翻译赏析
-
2024-06-11 01:33:00
-
- 描写菊花茶的诗句,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菊茶。
-
2024-06-11 01:30:14
-
- 古风诗句
-
2024-06-11 01:27:27
-
- 吴丝蜀桐张高秋下一句及全诗出处作者翻译赏析
-
2024-06-11 01:24:40
-
- 描写牡丹的诗句21首
-
2024-06-11 01:21:53
-
- 柳永:忆帝京
-
2024-06-11 01:19:06
-
- 感谢母亲恩情的诗句
-
2024-06-11 01:16:19
-
- 孔子语录大全(带注释)之九
-
2024-06-11 01:13:32
-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全文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
2024-06-11 01:10:45
-
- 王维的边塞诗
-
2024-06-11 01:07:59
-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全文出处作者注释翻译赏析
-
2024-06-11 01:05:12
-
- 描写春天的花的诗句
-
2024-06-11 0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