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石灰吟》全诗赏析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石灰吟》全诗赏析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作者简介: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注释
(1)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锤,锤打。凿,开凿。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4)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译文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赏析
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于谦的一生,可谓历经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的磨难,先是参加科举考试时,以状元的文才却被降格至三甲第九十二名,几乎名落孙山。无它,就因不肯对主考官溜须拍马。等到当上官,又因为民请命,严惩作奸犯科的权贵,而屡次受到排挤打压,甚至险些丢了身家性命。人家当官前呼后拥,尽显威风;而于谦为官廉正,尽显“两袖清风”,便服一套瘦马一匹。同僚却不以其为廉,反说是坏了官场规矩,是“居心叵测”!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
-
-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赏析
-
2024-06-10 19:02:26
-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2024-06-10 18:59:39
-
- 诗经:匏有苦叶
-
2024-06-10 18:56:52
-
- 描写温泉的诗句
-
2024-06-10 18:54:05
-
- 孟浩然《春晓》赏析
-
2024-06-10 18:51:18
-
- 朱淑真《减字木兰花》赏析: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
-
2024-06-10 18:48:31
-
- 描写冬至的诗句
-
2024-06-10 18:45:44
-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2024-06-10 18:42:58
-
- 赞美泸沽湖的诗歌
-
2024-06-10 18:40:11
-
-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全诗出处作者及翻译赏析
-
2024-06-10 18:37:24
-
- 马诗的诗意
-
2024-06-10 18:34:37
-
-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全诗赏析
-
2024-06-10 18:31:49
-
- 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和描写春天的名句赏析
-
2024-06-10 18:29:02
-
- 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
2024-06-10 18:26:15
-
- 杜甫:前出塞·挽弓当挽强
-
2024-06-10 18:23:28
-
- 描写喜庆春节的诗句
-
2024-06-10 18:20:41
-
- 描写少林寺的诗句
-
2024-06-10 18:17:54
-
-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
2024-06-10 18:15:07
-
- 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
2024-06-10 18:12:20
-
- 孔子语录大全(带注释)之七
-
2024-06-10 18: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