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出自东汉诗人曹操的《观沧海》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方位: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界寥廓,大海的雄壮现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绘,概由此拓宽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效果,表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壮的特色。
前四行诗句描绘沧海现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条,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形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屹立的山岛,它们装点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奇特壮丽。这两句写出了大海前景的通常概括,下面再层层深化描绘。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条,洪波涌起。”前二句详细写竦峙的山岛:尽管已到秋风萧条,草木摇落的时节,但岛上树木茂盛,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绘:定神细看,在秋风萧条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崎岖。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条苍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临萧条秋风,极写大海的广阔壮美:在秋风萧条中,大海波澜壮阔,浩淼接天;山岛挺立挺立,草木茂盛,没有一点点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地,新的风格,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间;星汉绚烂,若出其里。”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绘,是从海的平面去调查的,这四句则联络廓落无垠的世界,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转,好像都由大海自在吐纳。诗人在这里描绘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个人的幻想和夸大,展现出一派吞吐世界的雄伟气候,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候”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融合而成的艺术境地。言为心声,若是诗人没有雄伟的政治志向,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勃勃,没有对出路充满信心的达观气量,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曩昔有人说曹操诗篇“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即是《观沧海》这类着作。“
“幸乃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 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
- 诗经:匏有苦叶
-
2024-06-10 18:56:52
-
- 描写温泉的诗句
-
2024-06-10 18:54:05
-
- 孟浩然《春晓》赏析
-
2024-06-10 18:51:18
-
- 朱淑真《减字木兰花》赏析: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
-
2024-06-10 18:48:31
-
- 描写冬至的诗句
-
2024-06-10 18:45:44
-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2024-06-10 18:42:58
-
- 赞美泸沽湖的诗歌
-
2024-06-10 18:40:11
-
-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全诗出处作者及翻译赏析
-
2024-06-10 18:37:24
-
- 马诗的诗意
-
2024-06-10 18:34:37
-
-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全诗赏析
-
2024-06-10 18:31:49
-
- 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和描写春天的名句赏析
-
2024-06-10 18:29:02
-
- 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
2024-06-10 18:26:15
-
- 杜甫:前出塞·挽弓当挽强
-
2024-06-10 18:23:28
-
- 描写喜庆春节的诗句
-
2024-06-10 18:20:41
-
- 描写少林寺的诗句
-
2024-06-10 18:17:54
-
-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
2024-06-10 18:15:07
-
- 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
2024-06-10 18:12:20
-
- 孔子语录大全(带注释)之七
-
2024-06-10 18:09:33
-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2024-06-10 18:06:46
-
- 思念逝去亲人的诗句
-
2024-06-10 18: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