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很抽象的名言,把生命写到极美,让人佩服想象力!富有哲理
伽利略很抽象的名言,把生命写到极美,让人佩服想象力!富有哲理
伽利略很抽象的名言,把生命写到极美,让人佩服想象力!富有哲理
****************
伽利略很抽象的名言,把生命写到极美,让人佩服想象力!富有哲理
作者:启路文学
发表时间:06-0617:03武汉天启之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官方帐号,优质原创作者
很多人肯定想说,生命有什么可美之言?可美的地方估计也只是谈情说爱时候,在爱情中能感受到生命的美,或是人生飞黄腾达,余生只用去好好享受人生时候也会感到生命的美,生命还有什么可美的?
估计很多人也能找到很美的事情,但那不是赞美生命的,那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而已。说起把生命写的极美的句子我们可能会想到泰戈尔的的一句名言“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这句名言也可谓是将生命写到了极美,生命无非就是生与死的过程,但这个过程泰戈尔写的太美了。
今天又看到了伽利略很抽象的名言,把生命写到极美,让人佩服想象力!富有哲理!我们不妨也一起读一下,文字如下:
生命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伽利略
铁砧是指什么?是指铁铸的砧板,砧板又是什么呢?是指当捶、切、剁、砸东西时,垫在底下的器物,更多的是指锻捶金属用的垫座。伽利略把生命比作这种底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可想是把生命描写的多美。
可以说我们的生命,就好像是这样的,不断在承受世间万物,各界的敲打,使得我们经历了人生百态后,变得入铁砧一般,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就像一位老者面对世间万物的喜悲哀乐很淡然一样。
生命不在于享受,而在于承受
一个人的生命美不美,不是看他享受了人世间多少美好的事情,而是看他承受了人世间多少苦难还能依旧笑如春风。相信只要是一个正常人,他都可以去享受人世间的美好事情,但是承受人世间的苦难,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承受的。
愿意去承受人世间苦难的人,都是有自己思想和目标的人,也就是有抱负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无缘无故就愿意去承受苦难的,都是因为什么事,或是什么人,才愿意去承受。
只有经得起敲打的生命,才能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经不起敲打的生命,就是经不起挫折。就好比很多人是农村的,想要在大城市买房子,得知房价很高,高的离谱,他们还没有开始努力,就已经放弃了。
但一个经得起敲打的人,他看到高的离谱的房价,会把房价作为毕生的奋斗目标,别人放弃我就要坚持,别人买不起,我就要靠自己双手买得起。如是他有目标后,每天都比那些没有目标的人更加努力奋斗,那么他的成功机会就多一些。
因为一个积极向上,有目标,有追求的人,总是被老板喜欢的,老板就喜欢去提拔这样的人,给他人生更多一点机会。如是这样的人有机会了,只要成功了,那么房子真不在他的话下。
这里就可以看出,态度决定人生,更决定生命。过早放弃的人,就好比过早夭折的花朵,他们是无法绽放出美丽来的。而敢于在垂死挣扎中求生,逆境中求生的人,他就能看到希望,他更不怕风雨,他就能看到彩虹,会绽放出生命的全部光彩。
好事多磨,想要成功,必须要经得起磨练,更是要经得起敲打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很轻而易举就能成功的,倘若能轻而易举就可以成功,那么人人都可以成功,那么这件事就不足以拿出来跟大家讨论了。就好像人学会走路一样,不值得去高兴,因为人人都会学会走路的,只是早晚的问题。
一支很锋利的宝剑,他也是经过无数次磨砺才有的锋利。古代早就有铁棒十年磨成针的典故,不磨是怎么成针呢?所以说伽利略很抽象的名言,把生命写到极美,让人佩服想象力!富有哲理!
文/启路/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伽利略公布了一个警句,其中4个字,却值得大家去学习,谨记一生
作者:启路文学
发表时间:07-1515:34武汉天启之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官方帐号,优质原创作者
说起警句,很多人都记得一两个,或是记得更多。因为我们从小身边就有人唠叨一些警句,小时候有爸妈唠叨,读书时候有老师唠叨,出社会还有公司团队经理领导唠叨。那么大家还记得小时候爸妈喜欢跟我们唠叨的哪一些警句吗?
只要我们细细去回想一下,我们都能记起来,比如爸妈们长唠叨“吃亏是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养儿不成器不是学武就是唱戏”等。而一些老人们也长唠叨父母们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又何必操心呢?
读书时候老师常唠叨我们的名言警句,那真的太多了,哪个时候就感觉老师太有才华,总是随口一句,就是经典的警句,比如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成功等于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
而出社会后,经理和领导们经常唠叨的一些名言警句,比如说“团结就是力量”,“激情是工作的灵魂”,“只有付出,才有回报”,“少说话,多做事”等。说起警句,我们不妨一起来读一下伽利略公布了一个警句,其中4个字,却值得大家去学习,谨记一生!文字如下:
与其夸大胡说,不如宣布那个聪明的、智巧的、谦逊的警句:“我不知道。”——伽利略
读完这段语录,我们发现这段语录很有意思,“我不知道”,这个言简意骇的四个字,却被伽利略认为是聪明的,智巧的,谦虚的警句,无不让人佩服他已经顿悟了其中的道理。
而且这段语录中所提倡的,就是如其胡说,不如不说,不如说不知道。不管是夸大也好,还是不清楚,不如不说。但现实中,我们很多人往往就是喜欢面对不知道的也说知道,知道的更是夸大去说。
我们可以从这段语录中读到了对那些喜欢胡说的人讽刺,更是给我们的人生敲了一个醒钟,因为我们现在虽然没有胡说,但不代表将来不会去胡说。
“我不知道”,是聪明的!
一句“我不知道”,便可以驳回别人的问题,我们活在这个世上,很多人总是喜欢一片热心,却给别人帮倒忙。其实他本不知道,但人家却来问他,他也不好驳回别人的提问,就不知道也装知道去夸夸其谈,结果就给别人帮倒忙了。
现实中最常见的,便是陌生人问路了,很多人明明不知道路,却也习惯去乱指,指完后却心虚了,明明不知道,瞎指什么。所以我们现实中很多人都会被人带歪路,明明花几分钟就能找到的地方,结果花了三十多分钟。要知道鲁迅说过一句话浪费别人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我不知道”,是智巧的!
为什么说是智巧的呢?很多时候,只要我们回答了一句“我不知道”,就能避免一些没必要的麻烦。但是有些人长了一张嘴,就喜欢去说。要知道祸从嘴出,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为人处事,有时候就要学会聪明一点,不要表现的那么睿智,睿智的人,容易被人羡慕嫉妒恨,我们要装大愚,大智若愚,我们要学会多说“我不知道”,同时也是给他人一个知道的机会。
“我不知道”,是谦逊的!
为什么是谦虚的呢?上面说了,聪明人都会把自己的聪明隐藏起来,假装不知道。那样就可以给跟多人的机会。就好比一个朋友圈子,别人问你什么,你都知道,那样就显得你太有智慧了,而跟你在一起就会感到自卑。
朋友们跟你在一起感到自卑,那样就会远离你,有时候我们就要多学会说不知道,明明知道,也说不知道。那么朋友就会来为你解释,他会认真解释给你听,你且当温故而知新就好,那样有利于朋友之间的交流和长久的来往。
不管在什么场合,越是身份高有档次的人,他们越是懂得谦虚,低调。越是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人,他们越是喜欢装土豪,装不差钱。
所以说伽利略公布了警句,其中4个字,却值得大家去学习,谨记一生!
文/启路文学/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伽利略到底有多牛?科学之父果然名不虚传
作者:神评官网
发表时间:18-06-1217:45
如果要列举出一位你最喜欢的伟大科学家,估计很多人会选择伽利略。
虽然意大利自从古罗马时代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伟大政治军事人物,但近代却涌现出无数科学家和艺术家。伽利略正是这些伟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于1564年2月15日出生,不仅是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更是伟大的科学革命的先驱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伽利略发明了摆针和温度计,在科学上为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相对于其他科学家,伽利略在历史上首先于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融汇贯通了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三门知识,扩大、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 。伽利略从实验中总结出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和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等。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许多臆断,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反驳了托勒密的地心体系,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学说 。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纯属思辨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因此被誉为“近代力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其工作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伽利略倡导数学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他在科学上取得伟大成就的源泉,也是他对近代科学的最重要贡献。
伽利略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深信自然之书是用数学语言写的,只有能归结为数量特征的形状、大小和速度才是物体的客观性质。伽利略对17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为了证实和传播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献出了毕生精力。由此受到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他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伽利略的科学发现,不仅在物理学史上而且在整个科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不仅纠正了统治欧洲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更创立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新方法。伽利略在总结自己的科学研究方法时说过,“这是第一次为新的方法打开了大门,这种将带来大量奇妙成果的新方法,在未来的年代里,会博得许多人的重视。” 后来,惠更斯继续了伽利略的研究工作,他导出了单摆的周期公式和向心加速度的数学表达式。牛顿在系统地总结了伽利略、惠更斯等人的工作后,得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三定律。伽利略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宝贵的。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的开端!”
当然,不著书无以传后世。伽利略涉猎极为广泛,主要著作包括《星际使者》《关于太阳黑子的书信》《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和《试验者》。
****************
伽利略: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
作者:国学大观
发表时间:18-03-1810:42
导读:以下是伽利略的名言,分享给大家。
伽利略·伽利莱(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及哲学家,科学革命中的重要人物。其成就包括改进望远镜和其所带来的天文观测,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做实验证明,感受到引力的物体并不是呈匀速运动,而是呈加速度运动;物体只要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会保持其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不变。伽利略被誉为“现代观测天文学之父” 、“现代物理学之父” 、“科学之父” 及“现代科学之父”。
伽利略著有《星际使者》《关于太阳黑子的书信》《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和《试验者》。伽利略为牛顿的牛顿运动定律第一、第二定律提供了启示。他非常重视数学在应用科学方法上的重要性,特别是实物与几何图形符合程度到多大的问题!他还推翻亚里士多德的话。他善于提问,不问个水落石出不罢休。许多高年级同学也经常因为被他问倒而难堪。
伽利略晚年凄惨,如下文:
伽利略《对话》出版后6个月,罗马教廷便勒令停止出售,认为作者公然违背“1616年禁令”,问题严重,亟待审查。原来有人在教皇乌尔邦八世面前挑拨说伽利略在《对话》中,借头脑简单、思想守旧的辛普利邱之口以教皇惯用辞句,发表了一些可笑的错误言论,使他大为震怒。曾支持他当上教皇的集团激烈地主张要严惩伽利略,而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王国认为如纵容伽利略会对各国国内的异端思想产生重大影响,提出联合警告。在这些内外压力和挑拨下,教皇便不顾旧交,于这年秋发出要伽利略到罗马宗教裁判所受审的指令。
年近七旬而又体弱多病的伽利略被迫在寒冬季节抱病前往罗马,在严刑威胁下被审讯了三次,根本不容审辩。几经折磨,终于在1633年6月22日在圣玛丽亚修女院的大厅上由10名枢机主教联席宣判,主要罪名是违背“1616年禁令”和圣经教义。伽利略被迫跪在冰冷的石板地上,在教廷已写好的“悔过书”上签字。主审官宣布:判处伽利略终身监禁;《对话》必须焚绝,并且禁止出版或重印他的其他著作。此判决书立即通报整个天主教世界,凡是设有大学的城市均须聚众宣读,借此以一儆百。
伽利略既是勤奋的科学家,又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深信科学家的任务是探索自然规律,而教会的职能是管理人们的灵魂,不应互相侵犯。所以他受审之前不想逃脱,受审之时也不公开反抗,而是始终服从教廷的处置。他认为教廷在神学范围之外行使权力极不明智,但只能私下有所不满。显然,G.布鲁诺的被处火刑和T.康帕内拉的被长期打入死牢,这两位意大利杰出的哲学家的遭遇,给他精神上投下了可怕的阴影。
宗教裁判所的判决随后又改为在家软禁,指定由他的学生和故友A.皮柯罗米尼大主教在锡耶纳的私宅中看管他,规定禁止会客,每天书写材料均需上缴等。在皮柯罗米尼的精心护理和鼓励下,伽利略重行振作起来,接受皮柯罗米尼的建议继续研究无争议的物理学问题。于是他仍用《对话》中的三个对话人物,以对话体裁,和较朴素的文笔,将他最成熟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成果撰写成《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与数学证明对话集》。两门新科学是指材料力学(见弹性力学)和动力学。这部书稿1636年就已完成,由于教会禁止出版他的任何著作,他只好托一位威尼斯友人秘密携出国境,1638年在荷兰莱顿出版。
伽利略在皮柯罗米尼家中刚过了5个月,便有人写匿名信向教廷控告皮柯罗米尼厚待伽利略。教廷乃勒令伽利略于当年12月迁往佛罗伦萨附近的阿切特里他自己的故居,由他的大女儿维姬尼亚照料,禁例依旧。她对父亲照料妥贴,但4个月后竟先于父亲病故。
伽利略多次要求外出治病,均未获准。1637年双目失明。次年才获准住在其子家中。在这期间探望他的除托斯卡纳大公外,还有英国著名诗人、政论家J.弥尔顿和法国科学家、哲学家P.伽桑迪。他的学生和老友B.卡斯泰里还和他讨论过利用木卫星计算地面经度的问题。这时教廷对他的限制和监视已明显放松了。
1639年夏,伽利略获准接受聪慧好学的18岁青年V.维维亚尼为他的最后一名学生,并可在他身边照料,这位青年使他非常满意。1641年10月卡斯泰里又介绍自己的学生和过去的秘书E.托里拆利前往陪伴。他们和这位双目失明的老科学家共同讨论如何应用摆的等时性设计机械钟,还讨论过碰撞理论、月球的天平动、大气压下矿井水柱高度等问题,因此,直到临终前他仍在从事科学研究。
伽利略于1642年1月8日病逝,葬仪草率简陋,直到下一世纪,遗骨才迁到家乡的大教堂。
科学的不断发展,迫使罗马教廷不得不在1757年宣布解除对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禁令;1882年罗马教皇又无可奈何地承认了日心学说。1979年11月10日,梵蒂冈教皇J.保罗二世代表罗马教廷为伽利略公开平反昭雪,认为教廷在300多年前迫害他是严重的错误。这表明朝廷最终承认了伽利略的主张——宗教不应该干预科学。
他说过下面这些话,值得我们学习:
伽利略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
伽利略真理就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愈加充实和证明了它。
伽利略当科学家们被权势吓倒,科学就会变成一个软骨病人。
伽利略科学的真理不应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我们眼前打开着的最伟大的书里面的。这本书就是宇宙,就是自然本身,人们必须去读它。
伽利略科学的惟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科学家应为大多数人着想。
伽利略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
伽利略(意大利)你不能去教别人,只能帮助他自悟而已。
伽利略真理就是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愈加充实了和证明了它。
(意)伽利略教育是艰险的工作,我们只能从旁协助,使教育的对象能自悟而已。
伽利略当我历数了人类在艺术上和文学上所发明的那许多神妙的创造,然后再回顾一下我的知识,我觉得自己简直是浅陋之极。
本文为独立学者灵遁者整理提供。
****************
伽利略的思想实验
作者:独视角
发表时间:18-09-1717:11优质原创作者
有人说,伽利略当时只用逻辑就推翻了「重物落得比较快」的物理学教条。其实不是。在伽利略的年代,几乎所有人都相信亚里斯多德的说法,认为在自由落体的情况下,重的东西会落得比轻的东西快。
伽利略使用一个很简单的方法驳倒了这个主张︰
假想有两个铁球,一个12磅,一个22磅。把这两个铁球一起从高楼放下,根据亚氏物理学,22磅的那个会落得比较快,比较早着陆。
现在考虑另外一个情况,把一条绳子的两端分别绑在这两个铁球上,再从高楼往下扔,这个时候会发生什么事?
因为「两个铁球+绳子」的重量比「22磅铁球」大,所以它们会以超越原来22磅铁球单独落下的落速往下掉,并且比原来的22磅铁球还早着地。
因为「两个铁球」的重量比「绳子」大,所以会变成两个铁球「拖着」绳子往下掉,而虽然两个铁球的重量比单独一个22磅铁球还大,但是因为绳子的拖累,不见得会比原来的22磅铁球早落地。
因为22磅铁球的重量比12磅铁球和绳子都大,所以变成22磅的铁球「拖着」绳子和小铁球往下掉,而因为绳子和小铁球的拖累,它们会比原来的22磅铁球还要晚落地。
不管是哪一个答案,都有点奇怪,不是吗?事实上,我们并不觉得把两个东西绑在一起,它们会因此落得比较快,也不觉得当两个东西被绑在一起的时候,它们会因此落得比较慢。
在这里,伽利略的论证可以整理成这样︰
P1. 重物落得比轻物快(假设)P2. 在前面的例子里,要么1,要么2,要么3(根据P1)P3. 1、2和3都不对(常识)P4. 并非重物落得比轻物快(P1~P3,归缪)
这个论证不仅仅使用逻辑而已,还使用了我们的那些关于东西会如何掉落的直觉(支撑在这些直觉背后的是常识和经验),所以,不能说伽利略光靠逻辑就推翻了亚氏教条。
伽利略使用的这种,不实际做实验,仅仅依据常识和直觉进行思考得出结论的方法,被叫做思想实验(thought experiment)。思想实验只有在信息齐全,使得我们光靠整理它们就能推论出有意义的结论的时候才有用。所以在面对未知世界的经验科学里,思想实验并不是常见的研究方法。
然而,伽利略的例子告诉我们,不管身处什么领域,我们最好随时对于自己使用的概念抱持一定程度的警觉和分析性,才不会一错一千八百年,而且这错误还是坐下来好好想想就能发现的那种。而这正是分析哲学家的工作,概念分析。概念分析旨在厘清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概念(例如「知道」、「指涉」),并找出合适的定义。
在这里,思想实验可凸显我们关于概念该如何使用的直觉,在为哲学理论提供基础或反例上,是很方便的方法。John Searle的中文房间、Hilary Putnam的孪生地球、David Chalmers的殭尸世界以及Frank Jackson的黑白玛莉,都是使用思想实验来协助我们厘清自己的概念的好例子。
****************
伽利略在监禁中写成两种新科学的对话
作者:我爱大茄
发表时间:18-11-2310:05
伽利略在监禁中写成《两种新科学的对话》,大胆提出了“如果一个物体往天上升得很高,重力不可能把该物体拉回来,物体就会继续前进,永不停止”的轨道说。牛顿将其写成两条定律:一、只有力才能推动物体;二、力的大小不同,运动的变化也不同。今天,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就充分证明了伽利略理论的正确性。没有了爱女玛利亚的照顾,没有了朋友们的交往,没有了对科学的研究,这对年过古稀的伽利略来说,确实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待在这小小山庄里,他倍感孤独,整天郁郁寡欢。一天,一个陌生的年轻人来到小山庄,他对伽利略说明了自己的来意:“我叫维文尼,曾跟随圣方济修道士学习数学和其他科学知识。这位修道士劝我来向你求教,做你的弟子。
伽利略先生,我愿意不要任何报酬,来替你分担一点工作,也分担一点你的孤独。”伽利略用昏花的眼睛仔细端详着这位年轻人,思考着他说的话。他被年轻人的求学之心所感动,便答应了他的请求,为自己在困境之中能收下一名学生而感到高兴。年轻人维文尼的到来,给郁郁寡欢的伽利略带来了一线生机,从此,他暂时忘却了孤独与悲伤,经常与他的学生一起散步、聊天、探讨学业。他发现维文尼和自己一样,出身于佛罗伦萨的一个世家,因时运不济,如今家道中落。因此,他也越发喜欢这位学生了。每天,这一老一少都埋头于教和学,他们常常因讨论数学问题熬过了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维文尼天资聪慧,进步很快,伽利略常为这位后起之秀感到振奋。他从不刻意去夸奖某一个学生,但对维文尼似乎例外,在一股热情的冲动之下,他曾激动地说:“但愿在罗马的那些损我的人,也具有像你这样丰富的几何知识。
你还这么年轻,将来一定会前程远大,但愿是。”他哀叹了一声说,“我不会再在此庆祝你的成功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审判会对伽利略的看管有点放松了,伽利略的激情又回到他的科学研究上来了。“我像你这么大时,”一天,伽利略对维文尼说,“常常自己动手制作玩具,这些玩具都是些小机械和小仪器。后来,我在帕多瓦时,有些人到我家里替我制作,他们仿照我的仪器,如望远镜、显微镜等。“现在我打算制作些新仪器,我一直想研究船舶和海洋,我终于有充裕的时间来研究了。”“你乘船远航过吗?”维文尼问道。“没有,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机会,也许有一天你会有这样的机会。”伽利略答道,“如今,船只通航全球。
但自古以来,船舶本身没有多大变化。譬如说,船只仍然很小,装载不了多少东西,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再说我们在风暴中还损失许多船只,也许是船的重心太高了。我一定得研究船只的形状和重量,因为帆打湿后就特别重。”“为什么物体能在水中漂浮?”年轻人问道。“物体之所以能漂浮,是因为它们比水轻。许多老师说,扁的东西能漂浮,圆的东西往下沉,那是亚里士多德的见解,是错误的。那些老师应该读阿基米德的著作,而不应该读亚里士多德的书。”“阿基米德是怎么说的呢?”伽利略给维文尼讲了王冠的故事。“现在你可以做个实验,”伽利略接着说,“把一个罐子装满水,放一个物体进去,会有少量的水溢出来。
称一称这部分水的重量,如果这部分水比物体轻,物体就会下沉;如果水比物体重,物体就会漂浮。”维文尼测试了几种不同的物体,很快就发觉阿基米德完全正确。“这对我们造船又有什么用处呢?”他问道。“瞧这个铁做的小罐。铁比水重得多,对吗?如果我把这个罐放在水里,它就会浮起来。瞧,浮起来了!为什么罐会漂浮呢?你的实验已经作了回答。”“这么说,如果船是铁做的,也会浮起来?”“当然了,船就会像这个罐子那样浮起来。我们不造大船,是因为我们使用木材,木船太大,就不坚固。如果用铁造一艘大船,船就会很坚固,重心也会很低。也许这种船航行较慢,但能装载很多东西。”许多年以后,人们开始用铁制造船只。
他们记住阿基米德和伽利略的实验,因此人们所造的船能毫无困难地漂浮起来。起初,这些船使用风帆,后来又使用发动机,而且船越造越大。1936年“玛丽皇后”号入海航行,船身长达1000多英尺。伽利略的望远镜也使他自己想起了航行的事,他问维文尼:“人们环球航行时,怎样辨认方向呢?”“可以按照星星来判断方位。”维文尼不假思索地回答。“是的,可你知道那是很困难的。星星又远又小,船只在海上不停地颠簸,因此人不能平直地拿着仪器。另外,时钟也不够理想,如果你要确定方位,就必须知道准确的时间。为什么呢,你能告诉我吗?”“因为地球在旋转,所以星星看上去在空中移动。”“聪明的孩子!你讲这种事情时要说得轻些,隔墙有耳啊!”他们俩笑了,伽利略接着说:“我打算制作一件专用仪器,人们可以用它来观察木星,能毫不费力地确定方位。”“为什么要观察木星呢?”“因为木星是最大的行星,因此找到它并不困难。人们还可以用望远镜看到木星的四个卫星,这些卫星每年围绕木星旋转约1000圈,因此木星及其卫星总是能告诉人们正确的时间。”有人在船上使用过这种仪器,确实很管用。但它也有一些缺点,而伽利略又不能亲自去做实验,因此人们很快忘记了这种仪器。
****************
伽利略在监禁中写成两种新科学的对话
作者:我爱大茄
发表时间:18-11-2310:05
伽利略在监禁中写成《两种新科学的对话》,大胆提出了“如果一个物体往天上升得很高,重力不可能把该物体拉回来,物体就会继续前进,永不停止”的轨道说。牛顿将其写成两条定律:一、只有力才能推动物体;二、力的大小不同,运动的变化也不同。今天,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就充分证明了伽利略理论的正确性。没有了爱女玛利亚的照顾,没有了朋友们的交往,没有了对科学的研究,这对年过古稀的伽利略来说,确实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待在这小小山庄里,他倍感孤独,整天郁郁寡欢。一天,一个陌生的年轻人来到小山庄,他对伽利略说明了自己的来意:“我叫维文尼,曾跟随圣方济修道士学习数学和其他科学知识。这位修道士劝我来向你求教,做你的弟子。
伽利略先生,我愿意不要任何报酬,来替你分担一点工作,也分担一点你的孤独。”伽利略用昏花的眼睛仔细端详着这位年轻人,思考着他说的话。他被年轻人的求学之心所感动,便答应了他的请求,为自己在困境之中能收下一名学生而感到高兴。年轻人维文尼的到来,给郁郁寡欢的伽利略带来了一线生机,从此,他暂时忘却了孤独与悲伤,经常与他的学生一起散步、聊天、探讨学业。他发现维文尼和自己一样,出身于佛罗伦萨的一个世家,因时运不济,如今家道中落。因此,他也越发喜欢这位学生了。每天,这一老一少都埋头于教和学,他们常常因讨论数学问题熬过了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维文尼天资聪慧,进步很快,伽利略常为这位后起之秀感到振奋。他从不刻意去夸奖某一个学生,但对维文尼似乎例外,在一股热情的冲动之下,他曾激动地说:“但愿在罗马的那些损我的人,也具有像你这样丰富的几何知识。
你还这么年轻,将来一定会前程远大,但愿是。”他哀叹了一声说,“我不会再在此庆祝你的成功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审判会对伽利略的看管有点放松了,伽利略的激情又回到他的科学研究上来了。“我像你这么大时,”一天,伽利略对维文尼说,“常常自己动手制作玩具,这些玩具都是些小机械和小仪器。后来,我在帕多瓦时,有些人到我家里替我制作,他们仿照我的仪器,如望远镜、显微镜等。“现在我打算制作些新仪器,我一直想研究船舶和海洋,我终于有充裕的时间来研究了。”“你乘船远航过吗?”维文尼问道。“没有,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机会,也许有一天你会有这样的机会。”伽利略答道,“如今,船只通航全球。
但自古以来,船舶本身没有多大变化。譬如说,船只仍然很小,装载不了多少东西,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再说我们在风暴中还损失许多船只,也许是船的重心太高了。我一定得研究船只的形状和重量,因为帆打湿后就特别重。”“为什么物体能在水中漂浮?”年轻人问道。“物体之所以能漂浮,是因为它们比水轻。许多老师说,扁的东西能漂浮,圆的东西往下沉,那是亚里士多德的见解,是错误的。那些老师应该读阿基米德的著作,而不应该读亚里士多德的书。”“阿基米德是怎么说的呢?”伽利略给维文尼讲了王冠的故事。“现在你可以做个实验,”伽利略接着说,“把一个罐子装满水,放一个物体进去,会有少量的水溢出来。
称一称这部分水的重量,如果这部分水比物体轻,物体就会下沉;如果水比物体重,物体就会漂浮。”维文尼测试了几种不同的物体,很快就发觉阿基米德完全正确。“这对我们造船又有什么用处呢?”他问道。“瞧这个铁做的小罐。铁比水重得多,对吗?如果我把这个罐放在水里,它就会浮起来。瞧,浮起来了!为什么罐会漂浮呢?你的实验已经作了回答。”“这么说,如果船是铁做的,也会浮起来?”“当然了,船就会像这个罐子那样浮起来。我们不造大船,是因为我们使用木材,木船太大,就不坚固。如果用铁造一艘大船,船就会很坚固,重心也会很低。也许这种船航行较慢,但能装载很多东西。”许多年以后,人们开始用铁制造船只。
他们记住阿基米德和伽利略的实验,因此人们所造的船能毫无困难地漂浮起来。起初,这些船使用风帆,后来又使用发动机,而且船越造越大。1936年“玛丽皇后”号入海航行,船身长达1000多英尺。伽利略的望远镜也使他自己想起了航行的事,他问维文尼:“人们环球航行时,怎样辨认方向呢?”“可以按照星星来判断方位。”维文尼不假思索地回答。“是的,可你知道那是很困难的。星星又远又小,船只在海上不停地颠簸,因此人不能平直地拿着仪器。另外,时钟也不够理想,如果你要确定方位,就必须知道准确的时间。为什么呢,你能告诉我吗?”“因为地球在旋转,所以星星看上去在空中移动。”“聪明的孩子!你讲这种事情时要说得轻些,隔墙有耳啊!”他们俩笑了,伽利略接着说:“我打算制作一件专用仪器,人们可以用它来观察木星,能毫不费力地确定方位。”“为什么要观察木星呢?”“因为木星是最大的行星,因此找到它并不困难。人们还可以用望远镜看到木星的四个卫星,这些卫星每年围绕木星旋转约1000圈,因此木星及其卫星总是能告诉人们正确的时间。”有人在船上使用过这种仪器,确实很管用。但它也有一些缺点,而伽利略又不能亲自去做实验,因此人们很快忘记了这种仪器。
****************
我们不一样,伽利略和霍金的不同宇宙
作者:黑龙江立承科技
发表时间:18-03-1513:26
对宇宙的认识,人类已走过很长的路,但还刚刚开始。
天圆地方,祖先曾认为地是平的,天像个圆的盖,笼罩着大地,太阳每天从谷中升起,再落到谷中。今天看来这种看法似乎是错的。但在当时,这样的理论以朴素的方式,指导着人类的生活,并使人类得以存活,繁衍生息。
就好像有一天,我们发现霍金的理论其实很小儿科,但并不妨碍他在今天的伟大意义。
在人类告别了天圆地方之后,人们渐渐知道脚下的大地是个圆球,天围绕着地在转。再后来,我们又知道,天不是围绕着地在转,而是地球围着太阳转。
一个闪耀的名字在此时出现了,伽利略。他创造了天文望远境,并发现了许多的星星,最终告诉大家,我们所在的地方,叫做银河系。伽利略还提出“物体下落的速度并不与重量成正比”,并以著名的比萨斜塔试验来证明。在整体的人类还没有完全理解伽利略之时,一位天才以伽利略的研究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学术王权。
有人认为,在伽利略逝世那年,牛顿诞生了。伽利略指出“物体下落速度与重量不成正比”,而牛顿进一步明确了物体下落速度与地球的关系。牛律是万有引力的提出者:质量越大,引力越大,距离越大,引力越小。懂得了万有引力,人类开始根据引力的大小来计算星球的质量。并了解到想要离开地球,飞向太阳系,飞出太阳系所需要的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如果没有牛顿,我们不会知道发射火箭需要多大的推力。牛顿建立的三大定律,至今也是物理学的基础。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会静止或者保持匀速直接运动。如果受到外力,速度变化与外力大小成正比。另外,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牛顿的力学赐予人类冲出地球的方法,爱因斯坦找到了更为强劲的力量源泉。爱因斯坦认为能量并不守恒,而是可以和质量转换,这就是著名的质能方程。从此人类拥有了原子的力量。关于宇宙,爱因斯坦认为时间和空间是可以弯曲或凝固的。霍金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他认为,传统的时空形式是三维和四维,在相对论中,时间可以弯曲和凝固,而量子理论的时空是十维或者十一维的,物质和宇宙更是可以自由切换并任意折叠,因此宇宙也是没有边界和完全自由的。
这些巨人的大脑,使人类的视野前伸了百年。当我们匍匐于地,躬耕奔波之时,有人为我们守望未来,瞭望天际。
霍金于2018年3月14日离世,这一天,是已故爱因斯坦的生日。
人类常会想起这些闪耀的名字,每当,我们仰望星空。
****************
“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
作者:筱梦贝
发表时间:06-2115:19
伽利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出生在比萨的一个贵族家庭。
17岁的比萨大学发现了钟摆等距计时的规律,他曾是比萨大学和帕多瓦大学的教授。通过实验,亚里士多德"物体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理论被推翻,发现了落体的定律,导致被比萨大学开除了。
1609年,他自己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一个新宇宙,并被写成《星空使者》,轰动一时。1613年,《太阳黑子论》出版以证明哥白尼的理论是正确的,之后被宗教法庭传唤。
1633年,他被判于终身监禁,而且被迫承认"错误", 后被保释回乡。他最重要的书《两种新科学的对话》完成于1638年,为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研究铺平了道路,他于1642年去世。
伽利略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也是第一个用望远镜观察天体的人,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1983年,罗马教廷承认对他的判决是错误的。
****************
作为近代力学之父,伽利略为什么能统治多个高难度的领域?
作者:奇点先驱
发表时间:18-05-2813:36
伽利略是意大利著名的天文学家,也是天文学的革命先驱。要说伽利略是科学家一点也不为过,因为他所发明的摆针和温度计,同时融汇了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这三个领域的知识。同时他在科学领域上改变了人类对于宇宙的模糊认识。
伽利略一生在物理学上作出了很多的贡献,例如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和伽利略相对性原理,都是他在无数实验中总结出来的。而且他还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等先贤的物理理论,建立起了新的物理理论,可以说伽利略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
作为科学家,伽利略在天文学上的贡献也是卓越的。他所建立起的经典力学理论轻易地击垮了托勒密的地心体系学说,从那时起伽利略的天文理论逐渐向哥白尼的日心说靠近。在进行天文研究中,伽利略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从而从这些实验中总结出了科学理论。
我们都知道牛顿在天文学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其实伽利略同样也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牛顿所建立起的理论体系很多是从伽利略的理论体系中得到启发的,因此伽利略被誉为“近代力学之父”。数学是和天文学联系最密切的一门学科,伽利略将数学和实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他能够在天文学上有重大的突破。
伽利略在研究宇宙间的规律时经常会结合生活经验和自然现象,他十分反对一些具有宗教哲学性质的思辨,因为他认为数学语言能够描述宇宙中很多物体的性质,例如物体的大小、速度、质量等。在研究宇宙天体的过程中,伽利略也着重将其他星球上的物质和地球上的物质进行对比。
****************
400年前伽利略发现一颗星,400年后科学家连连称奇,为什么?
作者:集集冷知识
发表时间:02-1723:50
虽然我们居住的星球叫地球,但是如果我们从太空看,或许应该称为“水球”更好,毕竟地球的表面覆盖了71%的液态水,放眼太阳系之内,似乎人类很难再找到第二个有如此水量的星球了,事实真的如此吗?
如果你稍微关注太阳系,你肯定知道这个答案是否定的,天文学家很早前就已经指出,地球并不是太阳系之中水量最多的,除了地球之外,天王星和土星甚至于冥王星都有水,只不过并不是和地球一样,以大量的液态形式存在。
如果我们的目光不仅仅局限在八大行星之上,我们会发现太阳系中的许多卫星,也拥有着丰富的含水量,其中最具代表的莫过于木卫二,科学家表示这颗星球上的储水量是液态,而且比地球更加丰富。
木卫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欧罗巴,是伽利略和马里乌斯在1610年发现的,这是一个星球半径仅仅为1659公里的星球,也就是比月球还要小,如果折算为体积,那么这个星球的体积仅仅是地球的1%。
但是木卫二虽小,却蕴藏着巨大的水资源,而之所以这颗卫星在400年后又被科学家连连称奇,是因为这颗星很可能存在生命。有些人就好奇了,如果真是如此,为何我们还要探索火星,而不是直接去探索木卫二呢?
其实科学家之所以不敢探测,是因为木卫二并不是我们想的这样,它巨大储水量都隐藏在冰层之下,而这个冰层的厚度,却达到了10~200公里,比地球的海洋还要深,可以说以目前的科技,人类无能为。
从表面上看,这或许仅仅是一颗冰冻星球,但是科学家经过模型假设发现,木卫二的冰层之下很可能藏有巨大水资源,总储水量达到28亿立方公里,比地球水量的2倍还要多,这对于人类来说或许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都期待科学家真正去探测木卫二的那一天!
-
- 20条人生哲理名言警句
-
2023-07-14 05:03:40
-
- 古代关于创新的8句名言,足以受用一生,值得一读!
-
2023-07-14 05:00:55
-
- 有哪些名人名言大全?
-
2023-07-14 04:58:09
-
- 人生志向的名人名言
-
2023-07-14 04:55:24
-
- 人生感悟的经典名言,句句精辟!
-
2023-07-14 04:52:38
-
- 如果你感到生活很苦,不妨读一下巴尔扎克这句名言,让你浴火重生
-
2023-07-14 04:49:53
-
- 感谢老师的名言诗句30句话语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
2023-07-14 04:47:07
-
- 圣经名言
-
2023-07-14 04:44:21
-
- 《荀子》经典名言20句,句句精妙,蕴含的人生哲理!
-
2023-07-14 04:41:35
-
- 作文素材:关于责任的名人名言
-
2023-07-14 04:38:50
-
- 申论干货积累:名人名言
-
2023-07-14 04:36:04
-
- 教育写作之名言警句
-
2023-07-14 04:33:19
-
- 10句坚持不懈的经典名言!生活,你必须坚持下去!
-
2023-07-14 04:30:33
-
- 菜根谭经典名言,10句最有用的为人处世名言,收藏起来慢慢看
-
2023-07-14 04:27:48
-
- 交朋友的名言或谚语
-
2023-07-14 04:25:03
-
- 林则徐八句经典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2023-07-14 04:22:17
-
- 激励人成功的励志名言警句
-
2023-07-14 04:19:31
-
- 柏拉图最精辟一句名言,仅31字,却道出了人生最遗憾的莫过如此
-
2023-07-14 04:16:46
-
- 寒假炫耀神器:100句美文、139则名言、150个哲理成语和9篇课本素材...
-
2023-07-14 04:14:00
-
- 叔本华的15句经典名言,关于天才,句句深刻!
-
2023-07-14 0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