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忘:语文知识点——孔子名言名句大全
备忘:语文知识点——孔子名言名句大全
备忘:语文知识点——孔子名言名句大全
****************
备忘:语文知识点——孔子名言名句大全
作者:领学者教育
发表时间:18-06-2808:52
备忘:语文知识点——孔子名言名句大全
(一)
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译文:说话一定守信用,行动一定坚决果断。
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译文: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译文:早上悟得真理,就是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二)
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译文: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译文:(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译文:聪明,爱好学习,向下面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三)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译文: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努力去钻研,越钻研越觉得艰深。
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译文: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四)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译文: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译文: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译文: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五)
1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译文: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译文: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局促,经常忧愁。
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译文: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六)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译文: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惘,只空想不读书那就危险了。
1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译文: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七)
1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译文: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的了。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译文:(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2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
(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八)
22、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
译文: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23、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
译文: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九)
2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文: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25、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
译文: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2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论语)
译文: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
孔子10句经典名句,望见中华文化的底色!
作者:国学修学堂
发表时间:18-06-1918:33
孔子,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1、君子不器。
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译文】君子不要像定型的器皿一样,要博学多识,具有可塑性。
2、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译文】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自《论语·为政篇第二》。【译文】懂得了就是懂得了,没有懂就是没有懂,这才是真懂。
4、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去爱别人、恨别人。
5、君子,俞于义。小人,俞于利。
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关心合不合道义。跟小人谈事情,他们只关心是否有利可图。
6、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
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出自《论语·雍也篇第六》。【译文】品质多于文采,就会粗野;文采多于品质,就流于虚浮。
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默默地牢记知识,勤奋学习不厌烦,教诲别人不厌倦。
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不仁义的人虽然富有和尊贵,但对于我来说,他们轻得如天边的浮云一样。
10、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出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译文】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能力,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能力,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5句名言教你处世之道
作者:历史是体育老师教的
发表时间:01-3021:13
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人,字号仲尼,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问影响着整个华夏民族,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的人之一。在古代孔子被称为“天纵之圣”,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首,可见孔子的地位。儒家的《论语》也是充满大智慧的经典书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孔圣人最经典的5句名言。
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句话是孔子教会大家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重要的原则,人应该有宽广的胸膛,要有宽恕的心待人。假如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硬退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他人的感情,也会将事情弄得很僵。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平等待人,不仅仅只关注自己,还要关注他人,体会他人的感受。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没有长远的打算,那忧患一定就在眼前。孔子是告诫我们,我们现在碰到的困难和忧虑,是之前没有深思熟虑。提醒我们要深谋远虑,今天的果,是昨天的因造成的。所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时时刻刻都未明天打算,不要等忧虑到了眼前才追悔莫及,孔子的话是多么的有大智慧。
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在那个位置,就不要考虑那个位置的事。这是孔子教我们的处世之道,告诉我们自己要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要立足本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与自己无关的地方,浪费的是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人生在世,做事情要专注,各司其职,各司其位,不能朝三暮四,三心二意,最后只会一事无成。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说人要是失去了信用,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信用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如果一个人言而无信,没有人会和他交朋友,也不会有人去帮助他。现在很多人做生意把信用是放在第一位的,你讲信用别人才敢和你合作,如果是一个不讲信用的人,合作了一次就不和你合作第二次了,你的名声也会臭,生意都会做不下去。就是现在人常说的你这个人要靠谱,不靠谱人人都会远离你。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军队的将领可以改变,但是男人的志向是不能变。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人应该要有自己的梦想,就算一个匹夫也应该要有自己的志气。不蒸馒头,争口气,如果没有梦想做人和咸鱼有什么区别?男儿应该志在四方,不要被生活磨灭了激情,不要被挫折击败了勇气。孔子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他的名言一直影响着世界上很多人,作为华夏民族,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孔子的智慧和处世之道。
****************
孔子的这些名句,越读越觉深刻
作者:国学大观
发表时间:18-04-0814:13
导读:影响世界进程的100人中,他排名第五!他就是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谓“礼治”,即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君臣、父子、贵贱、尊卑都有严格的区别。
关于孔子的故事很多,我摘录两个:
1、义利之辩
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现在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
2、孔子学琴
《孔子圣迹图》之《学琴师襄》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孔子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3、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他留下这些经典名言:
1.不贰过。
孔子《论语.雍也》犯过的错误不再重犯。《论语·雍也》
2.每事问。
春秋·孔子《论语·几佾(yì议)》。本句大意是:每件事情都要请教。《论语·八佾》载:“子入太庙,~”。孔于是一个学识非常渊博的人,有弟子三千,日日向他求教。可他并不自满自足,遇见不懂的事情,还是一一向别人请教。这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精神,千秋以下,仍可作为楷模。《论语·几佾》
3.因材施教。
孔子《论语·为政》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论语·为政》
4.有教无类。
见《论语·卫灵公》载孔子语。类:类别,区别。本句大意是:施行教育不分类别,人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权利。~是孔子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具有浓郁的民主色彩。在我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的政治条件下,能够提出~的口号,不分社会地位,不论任何资历,广泛施行教育,的确难能可贵。《论语·卫灵公》
5.大言不惭。
春秋·孔子《论语·宪问》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宪问》注语。本句大意是:说大话而不感到羞愧。说大话而心安理得,不知羞愧,可见此人喜欢自吹自擂,毫无自知之明。他们的大话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已,根本不准备去实践。现在~已成为常用的成语,用以讥讽那些喜欢吹牛而又不知脸红的人。《论语·宪问》
6.过犹不及。
春秋·孔子《论语·先进》。过:过分,办事做过了头。犹:像,如同。不及:赶不上。本句大意是: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不做是一样,是不合适的。相对性还表现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超越了这个限度,就和达不到这个限度一样会导致失败。《荀子·王霸》“过犹不及也,譬之是犹立直木而求其影之枉也”,列宁曾说:真理如果加以夸大,就会荒谬绝伦,说的都是这一道理。可用于对某些容易犯“左”倾毛病者的劝说,或用于告诫好患急性病的人。《论语·先进》
7.无为而治。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无为:道家所指顺应自然变化之意;治:治理。顺应自然变化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论语·卫灵公》
8.不念旧恶。
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本句大意是:不计较别人过去的劣迹。这句表现出孔子仁慈、宽容、大度的道德观。只有“不念旧怒”.才能抛开宿怨,一切向前看;只有“不念旧恶”,才能在新的基础上团结起来,搞好事业。可用以形容胸怀开阔豁达,不斤斤计较。《论语·公冶长》
9.既往不咎。
春秋·孔子《论语·八佾》。咎(jiù旧):责备。本句大意是:以往的过错,不必再追究责备了。这一句表现了为人处事的宽厚态度,今天仍常引用,但只适用于已经认识并已改正的一般错误。如果是严重错误,或本人犯了错误并未认识,并来改正,仍是应该追究的.这样才能做到“惩前毖后,治病鞭人”。《论语·八佾》
10.苛政猛于虎。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引孔子语苛统治者的苛刻统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政,指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统治,包括政令、赋税等。《礼记·檀弓下》
11.欲速则不达。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速:快,指很快取得成效。则:就。然:到。本句大意是:光图快就达不到目的。孔子的学生子路曾向孔子请教治理莒父的办法,孔子回答说: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计较小利;急于求成则达不到目的,计较小利则成不了大事。事物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和一定的过程,并不以人的主观愿望而改变。如果违背了这种规律而急功近利,那么是注定达不到目的的。可用于规劝急于求成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论语·子路》
12.过则勿惮改。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载孔子语。惮(dàn旦):害怕。本句大意是:有了过错不要怕改正。正因为人不能无过,所以古人对改过谆谆教导,这些有益的古训,后人自应牢记。《论语·学而》
13.辞达而已矣。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行了。 辞:要说的话,达:表达到位《论语·卫灵公》
14.闻一以知十。
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闻:听到。本句大意是:真正会学习的人,应该是听到一就知道十。这是孔子与他的学生子贡一段对话的内容。孔子向子贡说:“你和颜回比,谁学得更好?”于贡回答说:“我哪里敢和颜回相比?颜回听到一就可以知道十,而我听到一仅仅知道二而已。”这段话的目的在于强调学习中应贯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灵活的原则,反对死记硬背,机械照搬。这种发挥学习者主观能动性以增强教育效果的原则,是行之有效的正确原则。《论语·公冶长》
15.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字面意思: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儒家所说的“知耻近乎勇”的勇是勇于改过。这里把羞耻和勇敢等同起来,意思是要人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夸耀的品质。是对知羞改过的人的这种行为的赞赏。
16.敬鬼神而远之。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敬:严肃。远之:疏远。不去接近它。本句大意是:严肃地对待鬼神,却不企图去接近它。“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孔子提倡“仁”,不愿见暴力和叛乱,也不谈怪异和神鬼的事情。有一次樊迟向孔子“问知(智)”,即怎么样才算聪明?孔子回答说:“务民之义,~,可谓知矣。”意思是说:把心力专一地放在为人民办合理的工作上,严肃地对待鬼神,却不企图去接近它,就可以说是聪明了。看来孔子对当时一班统治者不替人民办事,整日祈祷、淫祀,专好鬼神之事,是非常反感的。《论语·雍也》
17.割鸡焉用牛刀。
春秋·孔子《论语·阳货》。焉:哪里。本句大意是:杀鸡哪里用得着牛刀!牛刀用来宰牛,而鸡乃小禽,故杀鸡不必动用牛刀。此句比喻办小事不必花太力气,或大材不应小用。也有以“割”作“杀”的。《论语·阳货》
18.夫子莞尔而笑。
春秋·孔子《论语·阳贷》。夫子:古代常用以指学生对老师的尊称,有时也用以指一般男子的尊称。莞(wǎn宛)尔:微笑的样子。本句大意是:老师微微一笑。原文记述孔子与弟子们开玩笑时的神态,如今“莞尔”还作为微笑的形容词或代词活在人们的词汇中,如“莞尔一笑”、“不觉莞尔”等。《论语·阳贷》
19.大德必得其寿。
《礼记·中庸》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人一定能获得长寿《礼记·中庸》
20.无伐善,无施劳。
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伐:炫耀。施:夸张。这两句大意是:不要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要吹嘘自己的功劳。这些道理,都从“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训而来。“伐善”、“施劳”,都是骄傲自满的表现,都有百害而无一利,只有谦虚谨慎的人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成就事业。为人处世,可引以为戒。《论语·公冶长》
21.言必信,行必果。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信:信用。果:果断,坚决。这两句大意是:说话要算数,要守信用,行动起来要竖决果断。说话算数,说到做到,才能取信于人,若不被别人信任,就会被孤立,那将是最可怕的;干起事来必须果断坚决,才易于成功,若犹犹豫豫,踌躇不决,就会耽误时机,也就很难取得成功。孔子把~看作“士”的最起码的要求,现可用于表示为人要讲信用,处事要果断。《论语·子路》
22.不迁怒,不贰过。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载孔子语。迁怒:转移怒气。贰(èr二):“二”的大写,这里是重复的意思。这两句大意是:不转移自己的怒气,不重犯同样的错误。这是孔子赞扬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的话。当时,鲁哀公询问孔予他的弟子中谁最爱好学习,孔子回答说:“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未闻好学者也”,可见孔子把~当作“好学”的标志,而且认为一般人很难达到。所谓“不迁怒”,是指不乱发脾气;“不贰过”,是指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今天仍可以此作为自我修养的要求,特别是“不贰过”,如能做到,受益无穷。《论语·雍也》
23.君子周急不继富。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周:周济,帮助。急:处境困窘。继:增加。本句大意是:君子应该帮助处境困窘的人,不给富足的人再增加财富。“周急”属于雪中送炭,不给有急难的人以帮助,那人就很难生活下去,这样的帮助是急需的;而“继富”相对来说就可有可无,不给以帮助,对方的处境也不错,这样的帮助至多是“锦上添花”,并非必需。本句可用于说明助人要看对象,要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论语·雍也》
24.乘肥马,衣轻裘。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衣(yì邑):动词,穿。轻裘:轻暖的皮衣。这两句大意是:坐着由肥马驾的车辆,穿着又轻又暖的皮袍子。这两句话是孔子形容他的弟子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出使齐国时坐的车辆和身上的穿戴。在孔子时代,人们穿着大袖子、直腰身的衣裳,不便于骑马,故经书中找不到骑马的文字,“乘肥马”也不能作“骑肥马”讲。到后世,骑肥马、衣轻裘已成为达官贵人优裕生活和华丽服饰的两种重要标志,如白居易就把轻裘肥马加以省略,以“轻肥”一词作为篇名,描写中唐十七宦官们的骄奢生活。“肥马轻裘”一词,现在仍活在人们的口头。《论语·雍也》
25.礼之用,和为贵。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和:平和适中,事事恰到好处。本句大意是:礼的作用,以遇事处理得恰当、适中为可贵。这是孔子弟子有若说的话。孔于曾说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瘫也》),意思是:中庸之道,应该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了。儒家讲究中庸,即处理大事小事都要不偏不倚,不过分也无不及,恰到好处。所以有若说:“~。”现在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常用“和为贵”表示要讲团结,讲友谊,以和气为重。有时也贬称在原则斗争中搞调和折衷为“和为贵”。《论语·学而》
26.食不语,寝不言。
春秋·孔子《论语·乡党》。这两句大意是:(孔子)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吃饭的时候说话,不仅耽误时间,而且妨碍食物的消化、吸收;睡觉的时候说语,容易造成大脑的兴奋,影响睡眠,不利健康。可见孔子~,不仅出于讲究礼仪,而且合于养生之道。可引用这个名言形容某些人庄重、谨慎,注意各种生活小节;也可用以教育青、少年建立文明礼貌、健康科学的生恬习惯。《论语·乡党》
27.知其不可而为之。
春秋·孔子《论语·宪问》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论语·宪问》
28.当仁,不让于师。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面临着做符合仁义道德的事情,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论语·卫灵公》
29.既来之,则安之。
春秋·孔子《论语·季氏》。来之:使之来,使他们来。安之:使之安,使他们安心。这两句大意是;既然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心。《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两句本来是指治国要修仁德,以招引别国的百姓,使他们投奔过来后安心居住。后多用以表示既然来了(多指不受欢迎的事物,如疾病等),就安下心来,从容对待。《论语·季氏》
30.不学礼,无以立。
春秋·孔子《论语·季氏》不学会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论语·季氏》
31.德不孤,必有邻。
春秋·孔子《论语》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论语》
32.君子以当仁不让。
春秋·孔子《论语》君子在仁德或者大是大非面前,是不能忍让的。《论语》
33.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活人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有弄懂,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这段对话体现了孔子和儒家学说的精华之一:反对盲目崇拜鬼神,更反对不把人世间的事情做好而把时间、精力、金钱都花费在敬奉鬼神上面,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论语·先进》
34.小不忍,则乱大谋。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这两句大意是:对小事情不忍耐,便会败坏大事情。这是从个人修养的角度谈局部刺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在孔子看来,为了长远的利益,为了大的事业,不仅要牺牲局部的利益,甚至还要忍受精神和肉体的痛苦,卧薪尝胆,经受折磨和考验。不能忍耐小的损失或挫折,不能忍受暂时的屈辱和痛苦,无法成就大事。《诗经·将仲子序》“小不忍以致大乱焉”,王通《中说·阿易》“小不忍,致大灾”,与~意思相近,都说明应在小事上潜让忍耐.不要因计较小事而影响大局,招灾致乱。《论语·卫灵公》
35.为君难,为臣不易。
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做国君难,做大臣也不容易,这样国家就振兴了。振兴整个国家好像是很难的事情,政治领袖,国君知道自己的位置很难做而集思广益,让所有的人才得以畅通,让所有好的建议都有得以实现的机会,大臣也知道做大臣很不容易而努力廉洁的工作,国家就振兴了。《论语·子路》
36.不知言,无以知人。
春秋·孔子《论语·尧日》。知言:分析别人言语的是非好坏。这两句大意是:不懂得分辨别人言语的是非好坏,就不可能认识人。言为心声,不同心理的人其言语也不同。诬人者其辞滥,谀人者其辞淫,急躁者其辞多,沉着者其辞稳,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认识人应把分辨人的言语的是非好坏作为一个重要的方法。这两句可用于说明善于分辨人的言语对知人的重要性。《论语·尧日》
37.惟上知与下愚不移。
春秋·孔子《论语·阳货》载孔子语。上知:上等的智者。下愚:下等的愚人。移:改变。本句大意是: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是改变不了的。孔子说过“生而知之者上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可见他认为上层的统治者都是生而知之的上智,而老百姓则是困而不学的下愚,而这种智和愚的状况又是改变不丁的。这表现了孔子唯心主义的天命观和轻视百姓的落后思想。历代的统治者都以此作为统治百姓的理论依据。本句可用来作为反面论点供批驳用。《论语·阳货》
38.巧言令色,鲜矣仁。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令色:令,本义是好、善。色,指面容,神情。这里“令色”指点头哈腰、皮笑肉不笑等虚伪做作的和善的样子。鲜(xiǎn显):少。这两句大意是:以花言巧语和伪善的面孔取悦于人的人,是很少有仁义的啊!言不由衷的恭维、奉承往往令人反感,做作出来的虚假笑容尤其做人生厌,因而后世常用“巧言令色”来形容那些惯于以虚心假意的阿谀谄媚来讨好人的庸俗、无聊之辈,或表面上花言巧语,实际上心情叵测的阴险小人。《论语·学而》
39.道不同,不相为谋。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这两句大意是:对于主张不同的人,不必和他互相商议。现在常用这句话表示思想观点、政治主张不同的人,不宜交朋友,也不便在一起讨论问题;或者表示不愿跟思想观点不一致的人一道共事。《论语·卫灵公》
40.朝闻道,夕死可矣。
春秋·孔子《论语·里仁》。朝(zhāo招):早晨。闻:听说.这里是学到、懂得的意思。道:泛指真理、知识、学同等。这两句大意是:只要在早晨学到一些真知灼见,晚上就死去都可以。这两句主要强调人应当活到老,学到老,永远不断地追求真理,充实自己。如果真正能学到一些东西,那么即使朝闻夕死,也心安理得.并不感到遗憾。本名句已概括为“朝闻夕死”的成语.用以论述人应当终生坚持不懈地学习,或用于反映自我修养的迫切心情。《论语·里仁》
41.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见《论语·宪问》。义:公正台宣的道理或举动。授:给一付出。这两句大意是:遇到有利于自己的事,要考虑合不合乎道义,谈不该得到;遇到危险的事,要敢于挺身而出,付出生命。这是子路向孔子请教怎样才算是“全人”时,孔子答话中的两句话。孔子认为:~可以算是“全人”的表现之一。~的人和见利忘义,见危苟命的人相反,表现了廉洁正直的人格和忘我奉献的精神,值得后人继承和发扬。《论语·宪问》
4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见《论语·卫灵公》。这两句大意是:人要是没有深谋远虑,马上就会发生忧患。人对于可能发生的不测必须有所估计,在其没有发生时就预作防范,以杜绝祸患,如果虑事不远,忧患就会很快发生。这两句多用于强调人对事物的发展要有深谋远虑,以消灾于事前,防祸于未然;也可用于事后,说明忧患的发生是没有远见的缘故。《论语·卫灵公》
43.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见《论语·述而》载孔子语。行:做,干,舍:舍弃,不用。这两句大意是:用我呢,就干起来;不用呢,就藏起来。这两句表现出孔子积极而又现实的人生观。若为社会所用,就积极用世,甚而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地步;若不为社会所用,也能自尊自重,安贫乐道。视富贵如浮云,不去媚权谄富,这是封建社会正直士大夫比较普遍的处世哲学。《论语·述而》
4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见《论语·述而》。厌:满足。诲(hui会):教导。这两句大意是:学习时永不满足,教导别人时耐心细致,不知疲倦。此名句是孔子制定的治学、执教的两条原则。前句应用于自己:求知路上,孜孜以求,永不止歇。后句施行于别人:教人诲友,多方启发,循循善诱。前后两句一严一宽,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在同一精神原则下,反映出我们民族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治学传统的基本风貌.该名句精警简约,富于哲理,因此千百年来久诵不衰,至今仍是常用名句。《论语·述而》
45.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四海:全国,天下。这两句大意是:天下之大,到处都有你的好兄弟。这是孔子弟子子夏劝慰司马牛的话。司马牛的哥哥恒照谋反失败.几个兄弟也跟着失败,司马牛不赞成他们的行为.但也受到了株连。他忧愁地说:人们都有好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安慰他:只要严肃认真地工作,待人处事合乎扎节,那么天下之大.到处都有好兄弟。现在人们常用“四海之内皆兄弟”选句话,表示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或表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民都应团结互助,亲如兄弟。《苟子·议兵》“四海之内若一家”,无名氏《别诗》“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晋·陶渊明《与子伊等疏》教育儿于“四海之内皆兄弟”,都是本于此名句。《论语·颜渊》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出处:论语学而篇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出处:论语学而篇
“君子不器”
出处:论语为政篇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出处:论语雍也篇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出处:论语雍也篇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出处:论语述而篇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出处:论语宪问篇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出处:论语卫灵公篇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出处:论语尧曰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出处:论语学而篇。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出处:论语·阳货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出处:论语·卫灵公。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出处:论语·卫灵公。
“当仁不让于师”。
出处:论语·卫灵公。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出处:论语·卫灵公。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出处:论语·卫灵公。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处:论语·颜渊。
“民无信不立”。
出处:论语·颜渊。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出处:论语·颜渊。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出处:论语·颜渊。
“其身正,不令而行”。
出处:论语·子路。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出处:论语·子路。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出处:论语·泰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出处:论语·为政。
“三军要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出处:论语·子罕。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独立学者灵遁者整理提供。
****************
孔子,老子,庄子,孟子的名言名句,读之受益匪浅!
作者:国学大观
发表时间:18-06-2815:17
孔子名言名句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不学礼,无以立。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7、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8、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小不忍则乱大谋。
11、匹夫不可夺志也。
12、道不同,不相为谋。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7、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0、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老子名言名句大全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3、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6、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8、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0、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3、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4、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
16、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7、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0、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2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2、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庄子名言名句
1、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2、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3、见笑于大方之家。
4、《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5、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6、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争之器也。
7、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
8、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9、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
10、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11、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12、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13、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14、无迁令无劝成。
15、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6、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官为贤。
17、德有所长,形有所忘。
18、若白驹之过隙。
19、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20、刀刃若新发于硎。
21、鉴明则尘垢不止。
22、形莫若就心莫若和,意有所至爱有所亡。
23、不知其所以然。
24、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25、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
26、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27、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28、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
孟子名言名句
1、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4、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5、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8、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9、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1、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1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5、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17、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8、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9、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20、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21、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22、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23、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2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26、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27、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28、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9、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30、养心莫善于寡欲。
独立学者,作家,国学起名师灵遁者整理提供。
****************
孔子告诉我们的话
作者:大连网警巡查执法
发表时间:18-04-1113:25官方账号
从为人到处世,从交友到学习,从追求到人生,孔子都留下了诸多睿智的洞见。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他的名言,你还记得多少?一起温习↓
****************
孔子的名言,孟子的名言,墨子的名言,古人智慧,值得谨记!
作者:最美诗画
发表时间:18-05-0619:19
各位诗友们,大家好,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孔子、孟子、墨子作品中的的名言,希望大家喜欢,闲话不多说,直奔主题吧!
一、孔子,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二、孟子,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1、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2、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7、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僻让之心,非人也。
8、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9、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0、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三、墨子,战国初年学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1、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2、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3、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4、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5、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而之容;镜于人,则知凶与吉。
6、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7、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8、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
9、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
10、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孔子的名言,孟子的名言,墨子的名言,古人智慧,值得谨记!今天就先写到这里了,我们后续会继续给大家分享经典古诗词,喜欢可以收藏、点赞,谢谢!
****************
20条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太精辟了,99%的人都不知道!
作者:走过青春的文字
发表时间:18-06-3010:23情感达人
1.在人生道路上,走上坡路要昂首阔步,走下坡路要谨小慎微,走阳关道要目视前方,走羊肠路要俯视脚下。
2.对具有高度自觉与深邃透彻的心灵的人来说,痛苦与烦恼是他必备的气质。
3.要公正对待所有的人,但不要轻信所有的人。
4.听从命运安排的是凡人;主宰自己命运的才是强者;没有主见的是盲从,三思而行的是智者。
5.要敢于质疑自己认为不相信的事情,并追究其中的道理。
6.和自己相处,还要学会不生他人的气,做到心平气和。很简单,心平了,你就知道人无完人,你就容得下别人的失败和别人的错误;气和了,你就明白和别人相处,就是要正确认识别人的价值和缺点。
7.人为了摆脱恐惧,疯狂地获取支配权,可他们最后发现,拥有的支配权越大,其实恐惧没有减少,而是成几何倍数的增加。
8.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9.人生是一场单程的旅行,即使有些遗憾我们也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与其纠结无法改变的过去不如微笑着珍惜未来。
10.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拚搏,才是充实的生活。
11.不要试图给你的生命增加时间,而要给你的时间赋予生命。
12.有的人生活得富有充实,是因为他具有驾驭生活的能力;有的人生活得平庸无奇,是因为他缺乏战胜生活的勇气。
13.人生如坐公交车,有的人很从容,可以欣赏窗外的景色;有的人很窘迫,总处于推搡和拥挤之中。
14.当你习惯过一种日子,那么,你的一生只过上一天;如果你生活常新,那么你每一天都会过得很精彩。
15.青春是打开了就合不上的书,人生是踏上了就回不了头的路,爱情是扔出了就收不回的赌注。
16.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却并非每个人都能读懂生命;每一个人都拥有头脑,却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善用头脑。只有热爱生命,善于动脑的人,才算得上真正拥有生命。
17.人生只有经历酸甜苦辣,才懂得人间的味道,因此也必须学会珍惜人生和珍惜感情。——方海权
18.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19.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20.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那挫折必是滋润花的养分,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没有滋润它养分的花迟早也会枯萎。
****************
《论语》里的10句人生名言,修身为人之道,受益终生!
作者:鉴诗赏词
发表时间:18-08-2119:57
一、不学礼,无以立。
出自先秦《论语·季氏》。立,立身。不学习礼,就无法处世立身。这句话是说学礼对于做人的重要性。礼的作用在于确定行为规范,因此学习礼,也就是学习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
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出自先秦《论语·里仁》。君子,道德高尚者。小人,道德低下者。喻,明白、懂得。于,对于。义,道义、真理。利,利益、私利。君子着眼的是道义,小人关注的是私利。这是孔子比较君子与小人不同的精神境界时所发的一番议论。
三、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出自先秦《论语·卫灵公》记孔子语。弘,弘扬、光大。道,此指道义、真理。人能将真理弘扬光大,不是真理把人弘扬光大。这句话是说人在“弘道”方面的能动性。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四、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出自先秦《论语·宪问》。上,指在上位者、统治者。好,喜欢。则,那么、就。易,容易。使,驱使、统治、管理。在上位的人喜爱礼,那么老百姓就好管理了。
五、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出自先秦《论语·八佾》。佾,古代乐舞的行列。季孙氏只是个大夫,却僭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乐舞在家中作乐,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如果也可以让人忍受,那么世上还有什么事不可以忍受呢?这是孔子感于鲁国权臣季孙氏僭用天子乐舞而发出的强烈谴责之声。
六、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出自先秦《论语·里仁》。仁,指有仁慈之心、仁爱。约,指节俭。没有仁慈之心的人,不能久安于俭约生活,也不可能长久地保持安贫乐道的心态而知足常乐。这句话是说节俭与知足常乐也是“仁”的内容之一。
七、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出自《论语·季氏篇》。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
八、乡愿,德之贼也。
出自先秦《论语·阳货》。乡愿,指貌似好人,实则与恶俗同流合污、取媚于世的伪善者。之,的。贼,害、强盗。貌似好人,欺世盗名的伪君子,是道德的败坏者。这是孔子对伪君子的痛斥之言。
九、当仁不让于师。
出自先秦《论语·卫灵公》。面对仁德之事,即使是老师,也不必谦让。这是孔子鼓励学生要勇于为仁行仁的话。成语“当仁不让”即源于此。其意是说,面对应做之事要勇于承担而不推诿。这是一种好的品德,任何时代任何人都应当如此。
十、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出自先秦《论语·公冶长》。如果我的政治主张没人采纳,那我只好坐着木筏漂流到海外了。这是孔子在周游列国推销其政治主张而四处碰壁之后所发出的绝望的慨叹,也是他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号。
****************
庄子的名句,老子的名句,孔子的名句,富有大智慧,值得收藏细品
作者:最美诗画
发表时间:18-04-2410:34
各位诗友们,大家好,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庄子,孔子,老子的名句(第二弹),希望大家喜欢,闲话不多说,直奔主题吧!
一、庄子,名周,字子休,道教祖师,号南华真人。
1、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2、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3、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4、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5、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
6、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7、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8、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9、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10、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二、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称老聃。被唐皇封为太上老君。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7、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8、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0、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三、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1、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9、小不忍,则乱大谋。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庄子的名句,孔子的名句,老子的名句,富有大智慧,值得收藏细品!今天就先写到这里了,我们后续会继续给大家分享经典古诗词,喜欢可以收藏、点赞,谢谢!
-
- 老师名言
-
2023-07-14 02:45:31
-
- 冰心名言名句经典语录大全
-
2023-07-14 02:42:45
-
- 小学1-6年级「爱国名言」摘抄大全,收藏起来做手抄报不用愁
-
2023-07-14 02:40:00
-
- 三岛由纪夫名言_经典语录
-
2023-07-14 02:37:14
-
- 培根很精辟的名言,道出了读书的真正意义,发人深省,警醒世人!
-
2023-07-14 02:34:28
-
- 伟大科学家牛顿的30条智慧名言,至今依然散发着真理的光芒
-
2023-07-14 02:31:42
-
- 博尔赫斯名言,博尔赫斯经典作品语录摘抄
-
2023-07-14 02:28:57